白露,是“二十四節(jié)氣”中的第15個節(jié)氣
中國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鷹乃祭鳥;二候天地始肅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節(jié)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;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。
立秋前后,華北地區(qū)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,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,爭取高產優(yōu)質。播種過遲,生長期縮短,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。。
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,秋天即將來臨。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,收獲季節(jié)到了。此時中國中部地區(qū)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(fā)育時期。
中國民間在白露節(jié)氣有“收清露”的習俗,明朝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上記載:“秋露繁時,以盤收取,煎如飴,令人延年不饑?!?/p>
中國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鷹乃祭鳥;二候天地始肅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節(jié)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;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類農作物的總稱。
秋天悄悄來到我們身邊,帶著秋風,帶著秋雨,帶著秋色。秋風涼爽,吹在臉上,很舒服。沒有了夏天的酷熱,又不是冬天的寒冷。
立秋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氣溫仍然較高,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,中稻開花結實,單晚圓稈,大豆結莢,玉米抽雄吐絲,棉花結鈴,甘薯薯塊迅速膨大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八月節(jié)……陰氣漸重,露凝而白也?!标枤馐窃谙闹吝_到頂點,物極必反,陰氣也在此時興起;到了白露,陰氣逐漸加重,所以就稱之為白露。
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(jié)氣。“處”含有躲藏、終止意思,“處暑”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。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(xù)降低,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。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,雖暑氣呈退減趨勢,氣溫不會異峰突起。
處暑,即為“出暑”,是炎熱離開的意思,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,初秋炎熱將結束。處暑的到來同時也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。反映氣候變化的節(jié)氣。
立秋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13個節(jié)氣,也是秋季第一個節(jié)氣。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°時為立秋。立秋的“立”是開始,“秋”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。
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(jié)氣。過了白露,人們容易出現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這就是典型的“秋燥”。
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,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。因此,這個時節(jié)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,包括辣椒、花椒、桂皮、生姜、蔥及酒等,特別是生姜。
民間有句俗語叫作“秋瓜壞肚”,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,吃多了會損傷脾胃,因此要適可而止。
九月的天氣是變化多端的,也許上中午還是高溫天氣,下午晚上便是寒冷無比,人們很容易在這個時候患上一些常見的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