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和中秋將至,巧合的是,今年中秋也出現(xiàn)在10月1日這天。天文專家表示,中秋節(jié)和國慶節(jié)同一天,在21世紀僅發(fā)生4次,比較罕見。上一次是2001年,另外兩次分別在2031年和2077年。國慶和中秋將至,巧合的是,今年中秋也出現(xiàn)在10月1日這天。
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,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(xiàn)而出現(xiàn)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,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。
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(jié)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
顯示力量、增強國民信心,體現(xiàn)凝聚力,發(fā)揮號召力,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。
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(zhàn)脫貧攻堅之年,也是十三五規(guī)劃收官之年。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的大背景下,各地將亮出怎樣的經濟社會發(fā)展成績單,這無疑將成為觀察地方會議的重要視角。
1949年12月2日,中央人民政府通過《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》,規(guī)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,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。從1950年起,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(jié)日。
萬里晴空,壯麗山河,赤旗飄揚。看九州方圓,普天同慶,江河歌唱,遍地流芳。社會穩(wěn)定,人民幸福,改革開放譜新。 新中國,如世界巨龍,屹立東方。今朝如此輝煌,賴黨政國策指方向。憶崢嶸歲月,生靈涂炭;黎民多難,長夜茫茫。槍林彈雨。出生入死。換得新生紅太陽。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(lián)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進行群眾游行。1984年,國慶35周年,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。在此后的十幾年間,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游行。
在新中國成立初期(1950─1959年),每年的國慶都舉行大型慶典活動,同時舉行閱兵。1960年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本著勤儉建國的方針,決定改革國慶制度。此后,自1960年至1970年,每年的國慶均在天安門前舉行盛大的集會和群眾游行活動,但未舉行閱兵。
漢服作為華夏禮儀文化的標志,見證了“衣冠上國,禮儀之邦”的美譽。
集美食與民俗文藝演出于一體,匯聚魷魚、薯塔、丸子、烤肉等特色美食小吃30個攤位,另有10個百貨攤位展區(qū),30米范圍的娛樂區(qū)域。
每逢國慶,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是無數(shù)人心中的夢想。因此,利用國慶長假去北京游玩的人們,通常會趕早來到天安門廣場看國旗班的軍人升旗,以表達對祖國的無比熱愛。
國慶節(jié)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(jié)日,但名稱有所不同。許多國家叫“國慶節(jié)”或“國慶日”,還有一些國家叫“獨立日”或“獨立節(jié)”,也有的叫“共和日”、“共和國日”、“革命日”、“解放日”、“國家復興節(jié)”、“憲法日”等,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“日”的。
1、產業(yè)升級與科技發(fā)展新機會;2、節(jié)能減碳和與經濟轉型;3、實現(xiàn)共同富裕大目標下的消費改革;4、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;5、世界—流水平國防能力建設。
1971年至1983年,每年的10月1日,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園聯(lián)歡活動等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進行群眾游行。1984年,國慶35周年,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和群眾慶祝游行。在此后的十幾年間,均采用其他形式慶祝國慶,未再舉行國慶閱兵式和群眾慶祝游行。
堅持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,因人因地施策、因貧困原因施策、因貧困類型施策。
堅持政府作用和市場力量有機統(tǒng)一。綜合運用政府和市場的力量,實現(xiàn)優(yōu)勢互補,增強減貧合力,方能提升減貧實效。
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?!皵[脫貧困首要并不是擺脫物質的貧困,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?!?/p>